2. 请于活动开始前,从展馆四层西北角进入报告厅(请在入口处微信扫码签到成功后进入)
3. 观众需遵守馆方秩序安排,请勿占座;本馆实行全面禁烟;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拥有最终解释权,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。
请尊重知识产权。研讨会(直播)过程中请勿录像、录屏,侵权必究。会后将结集出版,敬请期待。
20世纪,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帝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巨大转变,东西方文化深度碰撞、融合,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则成为延续至今的时代主题。2023年4月12日-8月20日,“将何之:李斛与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”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。在李斛先生56年的生命中,他的艺术创作与社会革命和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息息相关。作为获得徐悲鸿高度认可的中西合璧“最成功者”,李斛先生在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中,在对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经典绘画的共同追寻中,东西兼程,中西合璧,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本次工作坊旨在以李斛展览为切入口,研讨20世纪中国绘画转型中的多个面向,并通过细究李斛在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,探讨中国绘画中国绘画究竟去向何方,如何实现现代转换等问题。
季海洋|现代夜景山水图像中的民族国家建构及其“现代性”问题——基于范式“发明者”与“使用者”角度的讨论
刘其让|再现与表现之间:1948年后李斛的创作转向——兼谈时代情绪下中国画的创作与受众
徐润喆|中国绘画“现代转型”的另一个面相——爱德华·布鲁斯与哈佛艺术博物馆中国画藏品的传播与接受
李永强|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——林风眠早期艺术(1921-1949年)的转向
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,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(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),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。
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(东门)附近停车场有:北京农商银行、凯时广场、同方大厦、学研大厦、同方科技广场等。
团体参观大巴车可通过“海淀智慧停车”小程序搜索“六郎庄北停车场”导航前往(泊位355个),切勿违法占道停车,感谢配合!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